當來自東南亞地區的紅木資源日益匱乏時,國內的紅木產業將目光瞄準了大洋遠處的非洲。作為近年來國內紅木原料的重要來源地,非洲木材雖然在紅木業界“等級”不高,但是由于其成本低、出產量大,受到國內紅木行業的青睞。除了傳統紅木生產企業,資本也開始發掘當地林業資源的潛力,尋找紅木行業未來的機遇。
國內近70%的進口紅木資源來自非洲
非洲的紅木數量是東南亞地區的2倍多,而紅木交易均價是東南亞的43%。市場價格更為平穩,且消費者更易接受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數據統計的“紅木”并非國家標準規定的“五屬八類三十三種”,而是優質硬木的統稱。非洲地區出產的木材有5種在國標范疇之內,其他大多數木材雖不具備“紅木”身份,但是因為價格較低、數量較大,逐漸被行業所看重。沙比利、古夷蘇木、血檀……在國內木材市場上,這些來自非洲地區的優質硬木逐漸成為市場的新寵。
資本掘金非洲林業市場
非洲木材,價值幾何?
隨著小葉紫檀、大紅酸枝等中高端材料逐漸減少,來自非洲的材料無疑成為較佳的“替代品”。例如刺猬紫檀,在近兩年來其“紅木身份”得到行業認可。隨著進口政策的變化,非洲木材的價格也在一路上漲。今年9月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》(CITES)第17次締約國大會上,決議將整個黃檀屬、刺猬紫檀、中部非洲古夷蘇木屬的三個樹種(Bubinga)列入瀕危管制附錄二。根據行業以往經驗,紅木材料一旦被列入國際公約,價格便會有很大的漲幅。這也被行業和資本所看好,促使企業和資本引入國內市場。